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生食海鱼比淡水鱼更安全?专家:误区!

夏日炎炎,在不少人眼里,生鱼片、醉虾、呛蟹等生腌海鲜都是美味。所谓生腌,就是把鱼、虾、蟹等海鲜或河鲜,用酒、姜、蒜等调料腌制,再冷藏或冷冻制作而成。虽然美味,但最近媒体也报道了不少人食用后感染寄生虫的案例。生腌海鲜能吃吗?白酒、芥末等能杀死...

无糖食品真无糖吗?

“无糖”不是“0糖”,而无糖食品也并非完全没有糖。代糖虽然是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者提供极少热量的食品添加剂,但无糖食品特别是一些面包、糕点等淀粉制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和总能量并不低。无糖压缩饼干、无糖低脂燕麦、无糖低卡维他命饮料粉、0糖...

为什么杏仁能吃,桃仁却不能吃?

杏仁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有没有人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杏仁能吃,桃仁、李子仁不能吃?其实,最开始杏仁和桃仁、李子仁都不能吃。果仁有毒其实是水果进化出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你想啊,作为一个水果,已经把果肉无私奉献给人类和其他动物了。现在还要吃水...

合理食用食糖

食糖不仅是食品的调味品,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美妙的口感。食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和人体营养源之一。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有甜味,无气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

适宜用茶养生的人群

茶之始,本作“荼”,今作“茶”。《说文解字》:“苦荼也。从艸余聲。”唐朝陆羽所著《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古本记载其源于上古时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考古学家在贵州省内发现了距今约250万年至6500万年的茶籽化石,是迄今...

单纯节食后更易“被补偿”,当心越饿越胖

露肉的季节,减肥必须讲效率。于是,节食被不少人看作是立竿见影的减肥方法。不过,一定要告诉你这个真相。依靠少吃、甚至节食来实现闪电瘦的愿望并不现实,还很有可能越饿越胖。什么?难道这些年忍住不吃的美食都白费了?能量守恒定律在我身上失效了?你想多...

西红柿: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红黄相间、香气诱人的蛋炒西红柿,果肉红艳、糖色如霜的糖拌西红柿,是很多人离不了的家常味道。然而,如今想要吃到一个口感沙甜、汁水四溢的西红柿,似乎又越来越难了。西红柿的老味道都去哪儿了?那些看起来青一块、红一块的西红柿能吃吗?西红柿到底生吃好...

黄瓜为啥不能随便“拍”

拍黄瓜、炝木耳等爽口开胃的凉拌菜深受人们喜爱。最近一段时间,诸如凉拌菜有风险、黄瓜不能随便“拍”的话题热度颇高。家常凉拌菜,到底有啥风险?拍黄瓜时又该注意点啥?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余晓琴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夏秋季...

低能量饮食是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

据2021年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而儿童的肥胖情况更不乐观,因为他们胖得更“快”了。该研究数据显示,五分之一的6—1...

“不老神药”是真的吗

“不老药”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存在虚标含量等乱象,对此应予以纠正。企业应当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基础性研究,弄清楚作用机理、原料制备、生产工艺等要求。如果真能合法合规生产出有效抗老药,何愁卖不掉?如何才能长生不老?这个古今中外的难题,在电商平台...

绿豆汤解暑但不是人人都能喝!济南市四院专家教你科学饮用

入伏以来,怎么能少了绿豆汤的陪伴呢?全国各地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夏日喝绿豆汤的习惯,一碗下肚,顷刻间就能平息身上所有的火气。可谓是“解暑神器”。那绿豆汤真的是人人都能喝吗?“绿豆汤解暑但不是人人都能喝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娜介绍...

木耳、保健醋……天天吃竟吃了个“寂寞”,原来血管无法被软化

“妈,能不拿木耳做菜了吗?吃了快仨月了,放过我吧!”“年轻人你懂个啥,多吃这些有助软化血管,你现在多吃预防啊,别像你妈我现在动不动就去检查心脏,来,再吃几口……”“娘亲,你吃这些真没用啊!说了八百遍了,血管是没法软化的,更别说吃木耳能让它软...

儿童睡不足9小时 伤脑伤情绪

你家娃儿还在熬油点灯卷分数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提醒,儿童缺乏睡眠会持续损害大脑健康及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学龄儿童,与每晚睡够9至12小时者相比,在负责大脑记忆、注意力、情绪调控、决策与解决问题等区域的灰质体积要小...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有什么健康危害?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一种常被用作漂白剂和防腐剂的含硫类食品添加剂,包括硫磺、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等。这种含硫类食品添加剂通常会在食品中以亚硫酸盐的形式部分残留下来,对其进行残留量检测时一般以二氧化硫计算。那么,含硫类食品添加...

口味较重、不按时吃饭……你有哪些不良饮食习惯

口味较重是受访者提及最多的不良饮食习惯当下,年轻人不吃早餐、点外卖等情况增多,容易形成不良饮食习惯。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表示自己主要有口味较重(45...

天热没胃口?中医说这叫“纳呆”

连日高温,不少人觉得没什么胃口。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提醒,导致食欲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及早检查诊断非常重要。“纳呆”可调理食欲下降中医称之为“纳呆”,是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也称“胃呆”。如果胃纳减少,伴有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