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粮食生产更有科技范儿——漯河市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助力粮食生产安全

2022-07-27 12:29:52来源: 中国食品网

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一架架列队整齐、满载赤眼蜂颗粒球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玉米田上空来回穿梭,将一粒粒赤眼蜂颗粒球洒落田间。7月26日,河南省秋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现场会在漯河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代表们走进郾城区十六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场观摩了该市无人机抛施赤眼蜂、撒施颗粒剂防治玉米害虫示范和大豆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壮观场景。

微信图片_20220727122828

盛夏的漯河,气温高、湿度大。置身于示范田间,放眼望去,成片的玉米高挑挺拔,枝叶郁郁青青,长势喜人。然而这样的温湿条件,极易滋生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郾城区植保植检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胥付生介绍说,投放赤眼蜂是一种“以虫治虫”的绿色防控方式,具有杀虫目标明确,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无残留、长效性、低成本等优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颗粒球的方法简单、作业效率高,可以田间大量投放,对玉米虫害生物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727122811

“绿色防控包括‘以虫治虫’,灯光诱虫,使用监测设施,选用抗病品种,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等方式,它们的应用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农药对人、农作物、环境的污染。”河南省植保站防治科科长、推广研究员彭红说,漯河市在病虫害防治特别是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方面亮点突出、特色明显,希望通过本次现场会,把漯河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宣传推广。

微信图片_20220727122835

漯河市植保植检站站长薛伟伟介绍说,近年来,漯河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工作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植保工程能力,深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建立健全应急防控体制,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助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微信图片_20220727122840

据了解,目前,漯河市在26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建成了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主要农作物病情、虫情、墒情、苗情等实时远程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提高了重大病虫害科学指导防控能力;拥有89个植保服务组织,在重大病虫防控尤其是小麦条锈病和小麦赤霉病防控上实现了统防统治全覆盖;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普及绿色防控技术。今年上半年全市绿色防控面积153.7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4.78%,为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6月,郾城区十六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被省植保站确定为省级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刘丹 凌仕东 张航)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