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2020-06中国食品行业年度任务 实现“六稳”守住“六保”

2020-07-01 16:50:11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5 月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明确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来自中央和各地的种种罕见举措,传递出明确信息:新形势下,全国上下集中精力抓好落实的“六稳”“六保”工作,也是今年中国食品行业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事实上,自年初以来,尽管疫情给全球经济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这是我国实现“六稳”、守住“六保”的基础和信心所在。

  制定“六稳”决策,首提“六保”民生2018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时,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此后近两年内,相关各方认真落实“六稳”方针要求、做好“六稳”工作,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贸摩擦持续演化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央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决策部署。2020 年 4 月 17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受疫情影响,在今年推迟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明确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在民生保障和“六稳”“六保”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均做出明确指示。

  习近平指出,“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针对粮食安全,习近平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要稳住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落实生猪生产省负总责要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李克强表示,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民生,把“六保”放在突出位置,不论是采取多种措施助企稳岗,还是扩大失业保险和低保保障范围,都是为了兜住最基本的民生底线。

  “六稳”市场经济,“六保”基本民生如何落实“六稳”、“六保”?这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在今年两会,我们看到政府推出了多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措施,其中就包括“直达市县的 2 万亿”。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此外还有其他许多相关的资金支持举措。

  李克强指出,此次我们专门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把相关资金全部转给地方,中央一点不留,省里也只做“过路财神”,要让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用来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民生,要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收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关于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我国粮食已连续十几年丰收,2019 年产量达 13277 亿斤,连续 5 年保持在 13000 亿斤以上。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达百分之百,库存超过一年产量,够全国人民吃一年。

  韩长赋介绍,从目前生产调度情况看,今年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还是很好的。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防灾减灾,防止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和气象灾害,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及时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今年要完成 800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 1.3 万亿斤,实现小康之年粮食丰收。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始终被置于首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5 月 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出六个强化的具体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一是强化就业民生、二是强化脱贫攻坚、三是强化政策对冲、四是强化内需支撑、五是强化企业帮扶、六是强化改革开放。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首先体现在真金白银上,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 2.5 万亿元;降低工商业电价 5% 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 40%……以及更多更大力度的减负“礼包”将派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 亿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 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等。

  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 3 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等。

  此外,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还有赖于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

  委员代表参政议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5 月 23 日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当前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严峻。他建议:一,将减税降费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增加对民营企业新增贷款规模。二,进一步清理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欠款,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表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要继续坚持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做强主业、做优多元、做大平台,努力稳增长、创一流,为“六稳”“六保”多做贡献,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双胜利”。面对复杂严峻的挑战,国有企业必须发挥好主力军、生力军作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李曙光指出,通过率先复工复产,一季度酒业主业销售收入实现了 15% 的增长,利润实现了 19%的增长。不久前,公司提出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从目前市场恢复的情况来看,我们有信心在二季度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有信心全年完成两位数增长的预期目标,同时在发展中,承诺五粮液职工岗位不减、收入不减,并面向社会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千味央厨创始人李伟指出,疫情发生不久,河南一大批食品企业纷纷站出来,在保证基本民生物资供应的同时,捐款捐物、抗击疫情。以千味央厨为例,从春节后不久就已经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供应,最大限度稳定百姓生活。

  “参加抗疫的同时,河南食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的经济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展现,有效确保了抗疫期间的物资供应和市场主体活力。食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李伟说。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建议,在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基础上,让河南成为全国肉食品核心区。目前我们不缺小麦、玉米等原粮,缺的是为养殖提供原料的大豆。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充分发挥河南养殖业具有智能化、专业人才、零污染的优势,实现河南养殖业乡村振兴,走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大路。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