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下)卷首语:食品企业碳中和没有“神奇方案”
2月28日,伊利集团获得了全球知名国际检验认证集团——必维集团(BureauVeritas)颁发的碳中和工厂核查声明(PAS2060),中国食品行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在伊利诞生。必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伊利定会以碳中和为契机,利用科技创新,深化绿色发展之路,开创并带领中国乳品行业,走出一条具有伊利特色的碳中和之路。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减少碳排放是改善气候问题的关键一步。碳排放与许多行业息息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约为17%,仅次于能源行业、建筑业,位列第三位。《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食品摆上餐桌前需经历从研发、收获、加工、分销、零售到储存的层层环节,每个环节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推动农业食品行业碳减排颇具挑战性。许多农业食品企业垂直整合度高,集产品加工销售和农场自主经营为一体,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其排放总量的60%以上,其中来自牲畜粪便的甲烷排放不可忽视。而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间接排放,包括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进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头部农牧企业及食品制造业的碳中和实践正在加速,企业管理层对碳减排越来越重视,实现“双碳战略”已经成为企业长远发展并打造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目前,伊利、蒙牛、元气森林等食品企业已在碳减排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些食品企业不断加快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脚步,打造“绿色工厂”。
蒙牛总裁卢敏放在去年的全球乳业合作论坛上曾表示,牧业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5%,其中61%的排放来自养牛,奶牛占有相当比重。“这些数字让我们深知,‘双碳’目标下,乳品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只有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建成高效、包容、有韧性、可持续的农业与食品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各类食品安全问题。”
伊利、蒙牛等头部企业推进行业低碳转型的路径规划启示我们,企业的碳中和之路,需要的不是天降的“神奇方案”,而是脚踏实地、十年如一日的沉淀积累,足够长远的战略视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多方协同,创新技术方法的积极引进,以及不间断探索的耐心和决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