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2022-02(上)春节消费 虎虎生威 食品餐饮 日进斗金

2022-03-31 14:29:53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春节刚刚结束,全国各地的消费数据便纷纷出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发来“贺电”,2022年春节假期7天,探亲访友、都市休闲、乡村度假、冰雪休闲成为市场主流,食品和餐饮消费十分活跃,数据非常亮眼。


消费数据亮眼升级趋势明显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假期,节日经济红红火火,多项消费数据亮眼,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商品消费方面,苏宁易购年货节消费数据显示,智能马桶、触控多功能风暖浴霸、恒温花洒、电热毛巾架等高端产品进入不少消费者的年货采购单。数据显示,健康类食品也已悄然入局年夜饭市场,从餐桌“稀客”变“常客”,一些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饮料销售火爆。银泰百货发布的数据显示,蕴含着喜庆意味的国潮新年衣、虎年生肖限定款、招桃花转运珠、恭喜发财黄金手串等商品备受欢迎。


餐饮消费方面,今年春节,外卖年夜饭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新选择。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年夜饭”“春节”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7%。消费者的需求也带动了商家的经营热情,提供年夜饭的外卖商家同比增加了200%,年夜饭菜品销量同比增长了143.25%。


此外,一些新的消费现象令人惊喜。


一是北京冬奥会催热了冰雪运动。在冬奥热情持续高涨的带动下,以冰雪项目为主的冰雪游成为虎年春节假期的时尚新潮玩法。春节期间,全国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其中,相比冰雪观光类景区,室外滑冰场、滑雪场、冰雪主题乐园等能够真正体验冰雪运动的景区和场馆尤其受到了游客热捧。


二是传统民俗文化展现了强大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人向传统民俗回归,希望找到“年味儿”,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在淘宝天猫平台上,虎年卫衣、虎年包包、虎头帽、虎生肖福贴、对联等商品的成交量大幅提升,与“虎”相关年货的搜索量同比增长874%。京东到家数据也显示,春节期间,含“萌虎”“福虎”等虎年元素的商品销售额环比上月增长7倍。零食、坚果、酒水、糕点类的虎年元素礼盒整体热销。而集住宿、轻旅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民宿在春节假期也异常火爆,在不少地方,春节期间就地包个小院儿过年成为一种时尚。


三是文化消费出现了明显升级的趋势。文化体验成为节假日休闲和拉动消费的主要内容。从消费方式来看,线上与线下文化消费场景实现了深度融合;从消费支出来看,文化体验有效带动了消费,非遗文化、人文风情、市井烟火成为休闲消费的重要选项。


亮眼的数据和可喜的变化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百万物流从业者坚守岗位,“春节不打烊”成为各大平台与商家的集体选择。供给充足、物流通畅、服务优良,消费环境越友好,越容易激发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春节消费数据亮眼,实为供给侧每一分子努力和奉献的结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印证了这些现象,2021年,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跨周期调节的各项举措精准到位,一系列扩大消费的举措效果持续显现,市场供求循环进一步畅通,居民消费呈现稳步恢复、稳中提质的运行特征,持续发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表示,2022年,预计全球疫情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内促进消费政策的各项举措齐发力,消费将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有望持续恢复。


郭丽岩认为,2022年,奥运冰雪经济将带动北方地区冰雪旅游发展,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打造冰雪运动品牌赛事,充分挖掘全国冰雪运动的消费潜力。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加快,鼓励“三孩”等生育政策加速落地,“银发”和“幼齿”消费有望加快扩容升级,并带动相关群体和家庭消费。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建设等举措落地,有利于有序扩大居住消费。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新型消费将呈现蓬勃向上、增长更快、体量更大、模式业态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广绿色认证产品,推动绿色认证结果的广泛采信,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低碳产品专区,拓展居民绿色消费市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将有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品与服务下乡,从而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北京:冰雪元素成“爆点”


当“春节”遇上“冬奥”,冰雪消费热度持续攀升,北京消费市场“虎虎生威”。


春节期间,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51.7亿元,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超2230.6万人次,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节日期间,北京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加大市场供应,支持保供企业多渠道组织货源进京、扩大库存,对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免除全品类新鲜蔬菜和苹果等5类国产水果进场交易费用,主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和直营供货企业备货充足。大型连锁超市加大采购规模,生鲜、肉蛋奶等供应量增加15%左右,18家大型连锁超市的700余家门店10种当家菜节日期间“两不涨”。环京高速服务区设立13个核酸检测点,减少疫情防控对运输影响。


北京市商务局还发布了《春节期间餐饮经营场所用餐指引》,提倡减少不必要聚餐,控制到店用餐人数及时间,商业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冷链食品防疫管控,创造安全就餐环境。


总体来看,北京市场春节消费有几大亮点。


亮点一:“2022北京冰雪消费节”点亮新春。消费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发布冰雪消费地图,百余冰雪场所、重点商圈同步推出“不出京、更安心、陪您过大年”系列活动。


亮点二:冬奥吉祥物人气爆棚,冰雪户外用品受追捧。冬奥特许商品备受欢迎,吉祥物“一墩难求”。


亮点三:非遗融合新玩法,老字号匠心优品激发新活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快手平台同步音视频直播,推荐老字号看家菜及年货节各类优惠活动,观看量累计超18万。京粮广场“首农味业年货集市”,北京珐琅厂“寅虎闹春‘器’韵不凡”年货节展示传统技艺,瑞蚨祥4店同步积分倍享、打卡抽奖,盛锡福王府井门店京味特色技艺表演引驻足,龙顺成联合多个京作非遗国粹品牌举办“非遗赶大集匠心年货节”,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东来顺、吴裕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2%、4.4%。


亮点四:年夜饭外带开启“新食代”,老字号年货外卖增长超50%。京城百余品牌餐企、近千家门店推出“年夜饭到您家”主题活动,花家怡园、东来顺、松鹤楼年夜饭外带套餐,全聚德大师手工片鸭外带套装风味各异,眉州东坡、大董推出外烩到家服务,金鼎轩、紫光园同步抖音直播。小程序下单、无接触配送等多款服务包送舌尖美味,全市年夜饭成品、半成品多种礼盒预定售卖超15万套,聚德华天老字号年货外卖销售增长超50%,护国寺小吃礼盒日均销售400余份,柳泉居豆包礼盒销量过百份。


亮点五:“虎菜”、“冰雪菜”创意上新,年(夜)饭包间预订率超九成。虎年菜、口彩菜、创意菜丰富就餐新体验,砂锅居“虎头虎脑”、锦芳小吃“虎年面花”、玉华台炝虎尾、护国寺小吃立春虎威春卷、春饼供不应求。烤肉季冰壶版玉竹蹄黄、山药制雪山速滑、黑芝麻饼和盐雕组成冰雪奇缘,全聚德冰雪火鸭、冷菜高山滑雪、热菜雪山奇妙虾,各式美食演绎冰雪运动情怀。汉堡王、麦当劳、嘉和一品、永和大王等快餐品牌推出节日套餐满足堂食需求,全市到店消费包间预订率超过90%,老字号餐厅翻台率达4次。隆福寺餐饮、烤肉季、永和大王和华天饮食集团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30%、22.7%、13%、12%;第三方平台餐饮交易单、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9.5%、10.7%,较2020分别增长2.5倍、3倍。


上海:消费旺、年味足、冰雪热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1月30日至2月5日)7天,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71亿元,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28.6%,虎年春节上海消费市场呈现出活力旺、年味足、冰雪热的新特点。


受去年春节原地过年和今年春节疫情防控、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虎年春节期间上海线下消费呈现“前低后高”回升态势,其中2月4日和5日线下消费支付金额,分别同比2021年农历同期增长14.6%和19.0%。


春节期间,上海餐饮业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9.2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8.7%,同比2019年增长9.7%。化妆品、鞋帽、粮油食品等品类消费,同比2021年分别增长达到1.9倍、1.3倍和0.7倍,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2倍、3.5倍和2.6倍。


据上海百联集团介绍,旗下各零售业态在各类新春营销活动的拉动下销售提升明显,在上海“跨年迎新购物季”活动期间,零售业态整体同比增长近30%,其中,超商、百货、购物中心等业态同比增长超过20%,线上销售同比增长将近翻一番。


线下消费火热,线上的消费同样旺。盒马鲜生上海地区销售额增长超过30%,其中,海鲜、预制菜、进口牛肉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鲜花销售增长超过50倍;叮咚买菜高端预制菜销量环比增长超过3倍,广西砂糖橘、智利车厘子等水果,增长分别超过100倍和5倍;美团上海地区到店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4%,萌宠互动馆、新奇运动馆、VR/XR体验馆等休闲服务,同比增长49%;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开展“京东小时购”服务,超过10万家零售门店线上营业,上海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4倍。


虎年春节,北京冬奥会是最为火热的话题。在上海,全民看冬奥的热情带动了全民上冰雪的激情,节日里不少购物中心内的滑冰场里吸引了居民前来尝新鲜。


粤港澳大湾区春节不打烊


夜幕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灯火通明。创新元素竞相迸发、金融助力不断强化、配套措施持续完善……这个春节“不打烊”,粤港澳大湾区正展现夜经济的勃勃生机。


在深圳福田星河COCOPark商圈,晚间以“虎”为主题的禧春集市中,市民络绎不绝。这里能“淘”到虎年艺术展的艺术家周边产品。


为青年客群打造的夜玩空间等,也在春节期间大受欢迎。年轻人逐渐成为夜经济的主流消费群,商圈围绕潮玩好物、音乐空间、休闲空间、运动领地等主题,与周边酒吧等品牌商户融通,吸引不同群体爱好者加入,丰富了内容、提振了消费。前海壹方城推出“五虎贺春”系列主题活动;欢乐海岸推出2022超级新年艺术计划;梅林卓悦汇举办“玩具店奇妙夜”全国展……近年来,深圳已推出《深圳夜间消费地图》,汇聚140多个夜经济地标。“夜游、夜购、夜娱、夜市、夜赏、夜宵”等系列夜间主题活动,春节期间成为不少市民“打卡地”。


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商务局将出台措施,重点支持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完善夜间消费管理机制,开放公园、广场、绿道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夜间消费场景,提升综合配套保障水平,优化夜间消费环境。


在促进节日消费方面,广东还带动周边省份,开创省际消费合作新模式,掀起了岁末年初消费热潮。2021年底,广东、海南、贵州三省联动,启动了广东促消费(冬季)暨“123买年货”活动,活动将持续到今年2月28日。活动以买年货为主线,着力统筹全省“双节”促消费工作。同时,打通线上线下全消费场景,充分发挥消费中心城市辐射周边的生态效应。本次活动的其中一个亮点是,广东、海南、贵州三省联动促销,开创三省合作新模式,推动消费品跨区域流动,同频共振掀起岁末年初消费热潮。


该主题活动中,主办方组织了广东、海南、贵州三省精选龙头企业,带领老字号、伴手礼、特产核心品牌、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进驻线上主题馆,上架质好价廉的年货产品,共建线上年货节。广东、海南、贵州三省邀请优质采购商与供应商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洽谈会,推进三省采购企业产品精准产销对接和长效合作,以达到三省产品整合、流通和销售渠道拓宽的目的。


此外,广东省还对接贵州省,加强产业协作,支持刺梨、土鸡、皂角、食用菌、蔬菜、酱酒、酸汤等特色产品在广东市场亮相对接销售,并同步宣传推介贵州省开展的“多彩贵州暖心消费季”系列活动,鼓励广东消费者参加黔酒黔菜促销和贵州冬季旅游消费活动,加强文化流通,消费流动。


虎年新消费别样“年经济”


2022年春节假期,陕西省消费市场运行稳定,商品和餐饮消费平稳恢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其中,重点监测的524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4.37亿元,其中商品零售额13.9亿元,餐饮收入4657.6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节日期间,陕西省商务厅在全省举办“年货盛宴,礼献三秦”2022年陕西新春年货购物节,推出“新年畅享精选优惠”超市年货、“餐桌美味团团圆圆”家宴大餐、“全球好物一键到家”超惠全买、“年货大街大牌齐聚”云逛商场、“新年潮搭靓丽出行”焕新衣装五大主题活动,动员商业综合体、大中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和品牌连锁餐饮酒店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促销,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春节黄金周,河北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传统年货、优质生鲜、应季服饰、智能家电、金银珠宝等商品销售旺,老字号餐饮、特色餐饮受欢迎。1月31日至2月6日,全省147家大型商场、超市和餐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7.2%。据统计,河北全省重点监测的102家商场超市,实现销售额17.22亿元,同比增长7.0%;重点监测的45家餐饮企业春节期间实现营业收入2351万元,同比增长23.3%。


据重庆市商务委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重庆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299.5亿元,同比增长9.3%,春节消费市场一派红火。节日期间,重庆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与节前相比,大米上涨0.82%,菜籽油下跌0.54%,猪肉下跌0.64%,蔬菜上涨3.28%。节日期间,重百、永辉等超市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4.5%。各区县也以“2022爱尚重庆渝悦迎春季”为契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活跃春节消费市场。九龙新商圈、万象城、西城天街等联合开展国际时尚购物场景,以新年大FUN价、新春市集等系列活动为主题开展春节消费活动,节日期间主城主要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长7.9%。


四川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春节七天(除夕至正月初六),全省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24.9亿元,同比增长7.3%,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数据显示,全省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3.1%。预制川菜是今年春节餐饮消费的一大亮点,伊藤洋华堂、盒马鲜生店等推出的预制年菜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此外,成都市20个餐饮品牌日均营业收入超过230万元,大龙燚、蜀大侠、小龙坎等知名餐企销售额基本恢复到2019年春节水平;眉山市眉州东坡酒楼预定率达到100%;乐山不少串串店预定率超过90%;自贡大型餐饮店年夜饭预订率超过95%。四川餐饮消费加速回暖。


春节期间,河南省320家重点零售和餐饮样本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3.1亿元,同比增长6.5%。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郑州、开封、洛阳、焦作、驻马店、南阳6市45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0.9%。据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66种商品零售价格,与春节前一周相比“25降1平40涨”。分大类看,猪肉(后腿肉)、蔬菜、鸡蛋、白条鸡价格有所下降;水果、食用油价格有所上涨。


来自辽宁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辽宁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促销活动火热开展,居民消费热情持续高涨。据统计,假日期间全省重点监测90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3%,春节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开局。节日期间,沈阳各大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不同价位、民俗特色浓厚的“除夕宴”“新年宴”等节日餐饮优惠套餐。全市积极开展以“网络中国节,盛京大联欢,虎年齐贺岁,欢喜过大年”为主题的“盛京家宴”推广活动,市内9区400余家餐饮商户相继推出多种线上年夜饭套餐,顾客利用“盛京家宴”微信小程序下单可享优惠。统计显示,市民在选购餐饮服务中,更看重老字号品牌,老边饺子、鹿鸣春饭店节日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4.39%、16.54%。与此同时,春节餐饮消费市场呈现出“互联网+餐饮”的深度融合。80后、90后等新兴消费群体更加青睐通过美团、饿了么平台,选购年夜饭或年夜饭半成品、订餐服务等,省时、便捷、个性化的网上餐饮服务,成为虎年春节拉动餐饮消费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


针对今年春节消费新趋势,专家指出,春节消费市场“虎虎生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各地应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大力提升文旅休闲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智慧零售新活力、有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积极发展绿色消费等,以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