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携手构建“小城大爱”慈善品牌 常熟市首次召开慈善工作联席会议
慈善公益报(袁鼎 本报记者 叶清)编者按:
应该说,日常工作中,联席会议制度不是新鲜事。为了推进某项工作开展,或者为了加大完成某项任务力度,很多都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促进早日实现工作目标。现在,江苏市常熟市为推动全市慈善工作,也建立了 “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在慈善工作领域,应该说是一种创新了。能够把包括党政在内的34家机关、部门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慈善的事情,更为难得,更见这个城市对于慈善事业得重视程度,实在值得为其点赞。
近年来,常熟市委、市政府重视慈善工作,推进慈善事业的广阔胸襟有目共睹。常熟市慈善总会纵向用力,横向联结,取得的优秀成绩也显而易见。相信随着该市首次慈善工作联席会议的顺利召开,美丽常熟会更有温度,“小城大爱”亦会谱写更加美好的慈善篇章。
3月19日,常熟市首次慈善工作联席会议顺利召开,包括党政在内的34家机关和部门参加了此次会议。联席会议各方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共同推进常熟“小城大爱”慈善事业在高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一百周年的大庆之年。2019年中华慈善日前夕,江苏省常熟市召开了慈善事业发展大会,明确常熟将继续致力于“大慈善大公益”理念,以推进美丽常熟建设为目标,夯实慈善基础,拓展慈善服务,整合慈善力量,宣传慈善文化,着力打造爱心之城、慈善之城,让常熟成为一座有温度的美丽新城。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指出,要让慈善在常熟成为一个共识、一种时尚、一股力量。本次联席会议的举行,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常熟市慈善事业发展大会精神,携手共进、同心同德,为推进常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为建设幸福新常熟的美好蓝图挥毫泼墨。
“我们将聚合公益资源,凝聚社会爱心,全力打造慈善平台,将慈善文化、慈善事业覆盖到常熟的每一处角落。”常熟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介绍说,今年常熟将通过“1+10”慈善公益联盟,创新慈善形式。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将慈善组织与志愿组织有效对接,进一步创新思路,探索项目合作,拓展服务领域。通过资源互助、优势互补等方式,加强社会资源的培育和利用,形成政府保障与社会救助互联、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互补、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工作格局。以爱心和善行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带动和引领社会风尚,合力构筑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具爱心的“小城大爱”常熟慈善品牌。
去年,是常熟市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慈善工作内容进一步拓展深化,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在新时代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常熟市民政局局长王钢说,这一年,常熟出台了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到2022年,常熟基本形成慈善政策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全面落实,慈善行为诚信规范,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慈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捐赠积极踊跃,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帮扶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同时,常熟首次建立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队伍;还组织开展了常熟慈善奖的评比表彰,向全社会展示了慈善的力量和慈善的形象。这一年,常熟市慈善事业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考验中成功凝聚了全社会的爱心力量,有力保障、推动了常熟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全员参与。
慈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良心的体现,是社会爱心力量的汇聚点和集结地。近年来,常熟市慈善组织积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认真践行“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理念。目前,常熟已形成慈善助学、慈善助医、慈善救急难、慈善解困、慈善安居、慈善助残六大品牌项目。
据悉,常熟市慈善总会成立20年来,共募集慈善资金约7.05亿元,救助支出4.8亿元,惠及群众18.8万人次,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党委和政府的凝聚力、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责编:霍海斌)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