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资本助力 “咖啡之城”深圳涌现本土品牌新浪潮

2023-02-20 13:32:07来源: 中国商报网

深圳作为中国“咖啡之城”,与咖啡相关的企业达到近万家。

随着消费者对咖啡需求的不断升级,本土咖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深圳涌现出多种风格的咖啡店,更有不少本土咖啡连锁品牌在过去的一年实现拓店。

2月7日,“怪物困了”咖啡店第五家分店在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开业。金属灰基调配上紫绿色的撞色装修搭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推出的特色单品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顾客刘女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以前喝咖啡来来去去就是星巴克、Manner这两家,现在终于可以喝上属于深圳人自己的咖啡品牌了。刚试了一下,这家的咖啡口味独特,价格还特别亲民。”

知名餐饮专家杜煜天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咖啡企业的创业热情越来越高,是因为资本投资,带动加盟品牌,最后影响本土咖啡创业者,让咖啡创业这件事情变得炙手可热。”

GetAttachment.jpg

“怪物困了”西丽门店(王洁雨/摄)

本土咖啡品牌迅速涌现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咖啡相关企业17.4万家。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以0.96万家咖啡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同时,深圳约有14.44%的企业在近一年中成立。以此测算,近一年内深圳涌现出约1500家咖啡相关企业。

记者注意到,目前深圳已拥有多种风格的咖啡店,其中包括街头潮酷咖啡店、二十四小时咖啡店、日式咖啡店(日式庭院和榻榻米风格与高街风相融合)、工业风占地800平大型仓库咖啡店、首家藏式风格咖啡、美式电影风格咖啡店、质感复古绿城市公园咖啡馆、极简ins风咖啡店。

此外,过去的一年,深圳本土咖啡连锁品牌也在积极实现拓店。“Something For”目前门店已增至18家;KUDDO、Gee Coffee等品牌开出11家和8家门店。深圳COCO PARK 除了咖啡鼻祖%Arabica外还新增了本土咖啡品牌,即具有露营风格的Ann COFFEE、北欧风的Plus Trunk Coffee。

2月16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了深圳CDB商圈,星河COCO PARK福田店云集了众多本土咖啡品牌。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惬意地坐在咖啡店外,享受着春日的暖阳。

正在喝咖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无论是和朋友聊天,还是和客户谈业务,我都喜欢到咖啡店。一是环境优雅,氛围感强;二是咖啡品类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有咖啡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自今年以来,店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特别是周末,都有点忙不过来了。”

“疫情放开前,深圳门店大概每天可卖出150杯到200杯左右,现在更是有所增加。”怪物困了联合创始人潘丁宏表示,“过年期间云南、大理、贵州门店大概业绩都在5000元以上,每天基本可以卖出300杯左右。预计未来生意会越来越好。”

资本助推行业加速发展

本土咖啡品牌的加速成长,离不开资本的助推。

杜煜天对记者表示:“咖啡企业创业热情越来越高是因为资本投资,带动加盟品牌,最后影响本土咖啡创业者。2022年,很多直营的咖啡品牌都拿到了1亿元以上的融资金额,主要是客单价在35元以上的连锁精品咖啡,比如代数学家、%Arabica、SeeSaw等。”

红餐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咖啡赛道的投融资总数为26起。以怪物困了为例,该咖啡赛道新锐品牌2022 年创立后即获得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旗下基金“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战略性投资。

“资本入局之后,原本做连锁经营的创业者也看到了这个赛道,开始成立咖啡品牌做加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许多头部的奶茶店开始投资或者成立自己的咖啡副牌。在这些品牌招商的过程中,会在市场上投入大量的广告,让普通餐饮创业者认为这是个蓝海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加盟,但是很多本土相对有实力的创业者会选择做本土化的咖啡,以此‘卡’住区域市场。”杜煜天表示。

在资本的助推下怪物困了获得了快速发展。据潘丁宏介绍,2023年怪物困了会继续拓店,其中会展中心、沙井、龙华等7家分店等待开业。“我们的目标是开出200家分店,主要以西南和华南地区为主。”潘丁宏表示。

“资本入局对咖啡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迅速把用户端的需求扩大。因为只有资本进入以后,咖啡品牌才有资金去给到用户优惠。” 杜煜天表示,“不过,资本入局对咖啡行业的坏处,就是会快速透支这个行业的红利。因为资本追求套现,要么是被收购退出,要么是上市退出。这会导致资本对于投资的咖啡品牌有开店和营业额的要求,导致这些品牌不计成本,不计加盟商的存活率,以资本目标导向去运作公司,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加盟商的亏损。”

过去几年中国咖啡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疫情时代,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在资本的催生下,将有更多的新锐本土品牌诞生,这意味着未来行业的竞争也将加剧,而那些以最接地气的价格,提供最高品质的咖啡品牌,则有望在竞争中胜出。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