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掘金深海金鲳鱼 共拓消费大市场

2023-01-03 11:52:15来源: 中国食品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海水鱼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品类、大产业,成为我国近远海资源利用的优选,深远海网箱养殖成为众多企业争先布局的领域之一。

近日,由海鲜指南、第四届中国水产前沿展(CAE 2022)、中国渔业协会金鲳鱼分会主办的“2022首届中国金鲳鱼市场峰会”于线上举行。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贾传刚表示,金鲳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细腻,随着深远海绿色安全养殖技术逐步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优质蛋白的旺盛需求,正逐步成为餐桌必备食材。金鲳鱼,这条中国海水“黄金鱼”也逐渐向更高目标“游”去。

名副其实的“黄金鱼”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鲹,是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中的后起之秀,202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金鲳鱼养殖产量为24.39万吨,一跃成为中国海水养殖鱼类中的第二大养殖品种。

“金鲳鱼不仅好吃,而且好养,生长比较快,是海水网箱,尤其是深水网箱、深远海大型化设施养殖的优良品种,是有着巨大产业发展潜力的一条好鱼。”国家海水鱼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表示。

《中国金鲳鱼产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9年金鲳鱼年产值约达200亿元。从金鲳鱼消费市场来看,国内消费量为12—1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70%,以欧美、东南亚市场为主的国外消费量为4—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30%。

2019—2021年的金鲳鱼年产量均呈上涨趋势,而2022年受天气影响,尤其是金鲳鱼主产区之一的华南,春夏气温交替上升较慢,导致金鲳鱼的养殖产量下降,销售行情回暖。业内人士预估,2022年金鲳鱼养殖产量预计为10—12万吨,在产业复苏的背景下2023年产量将稳步提升。

中国渔业协会金鲳鱼分会会长郑会方表示,在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中,金鲳鱼虽然起步较晚,但养殖量增加迅速,位列中国海水鱼产量前三,仅次于大黄鱼和海鲈。2021年产量就达到20—25万吨。金鲳鱼喜人的利润,吸引了不少养殖户选择养殖金鲳鱼。拿湛江地区来说,仅20口渔排,通常年利润超1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黄金鱼”。

预制菜提供发展机遇

“金鲳鱼是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品种。经历了前两年产业低谷后,2022年,金鲳鱼产业搭上预制菜发展的顺风车,应用场景取得突破进展,在产业复苏的背景下产量将稳步提升。”郑会方说道。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餐饮业规模超过4万亿元,伴随着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强势复苏,流通市场水产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预制菜万亿元市场风口为优质水产品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金鲳鱼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湛江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岑坚表示,金鲳鱼能够适应家庭、团餐、快餐、宴席等各大消费场景,无肌间小刺的特点也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金鲳鱼以活鲜、冰鲜、冻品金鲳鱼等为主要产品形式,“近两年,随着预制菜的火爆,调味金鲳鱼等预制产品形式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以C端为主要消费目标,大型商超、新零售、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终端消费群体的庞大,预示着预制金鲳鱼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肇庆市中业水产有限公司董事谢海表示,在过去,金鲳鱼一直都是以出口为主。国内加工的产品基本以原条冻或二去进行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基本围绕超市、出口、大流通经销做市场影响,但是通过近年业内人士对国内市场的不断深耕,2022年金鲳鱼迎来了翻身。

经过预制菜大潮和国人的消费升级,很多企业从原来的渠道细分下沉到更多的消费场景,目前除了过去的初加工状态下的产品外,还可以通过水产加工行业的切割工艺、调理技术、配料对水产菜品改进升级,做到对金鲳鱼进行量身定制加工,让金鲳鱼的附加值和市场迎合力大幅提升。

在多方推动下,谢海预估,国内市场金鲳鱼销售量将比过往增幅达30%以上,而且通过附加值的提升,其价值已经超过了过往的50%,逐渐摆脱了过去的超市与经销商拼价格的模式状态。金鲳鱼在养殖端安全可溯源,产业成熟度高,因此其可塑性强,将来有望受到市场追捧。

促进上中下游三方联动

曾经是出口明星产品的金鲳鱼在内销市场面临着不断适应与调整的过程,金鲳鱼的产品结构单一、终端渠道认知度有限、连锁餐饮应用有待提升、营销与品牌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总监曾令彬表示,根据2019年7月到2022年9月的金鲳鱼原料价格走势图,在产量上升的时候,价格明显下降,在产量下降的时候,价格却没有大幅的上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金鲳鱼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但需求尚没有大幅拉动原料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开发更多的金鲳鱼消费市场、提升消费需求和附加值,从而拉动金鲳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长涛介绍,近年来金鲳鱼养殖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也相对完善,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颈,主要包括病害问题、台风灾害,即养殖网箱的抗风浪问题、鱼价不稳、加工流通薄弱、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其中鱼价不稳实际上与加工流通、市场销售以及组织化程度3个方面密切相关,“海水鱼养殖产业如果没有加工和市场是不能做大的,只有做好产业链后端的加工流通、市场拓展,鱼价才能稳定,金鲳鱼产业才能做大。”。

谢海表示,由于金鲳鱼的养殖周期及捕捞季节性明显,过往几年出现过大量出产导致售价无法匹配养殖成本、养殖户严重亏损的情况。这方面需要配合上游、中游的加工冷冻及储存能力,还需要从业者有大笔资金支撑从金鲳鱼收储到最终的销售交付,因此上中下游三方的联动是一项较高的挑战。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水产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吴金红对金鲳鱼产业发展提出三点看法,其一,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海洋牧场发展进入快车道。近年来,广东省和湛江市出台多套政策,扶持海洋牧场的建设,从行业看,金鲳鱼已成为湛江特色的水产支柱产业,带动种苗、饲料、养殖、装备、加工与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其二,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有利于提高产业基础和综合研发能力,构建起较为完善可靠的产业安全保障体系,自主可控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湛江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

其三,延长金鲳鱼的产业链条,提高金鲳鱼的附加值。预制菜发展是金鲳鱼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当前金鲳鱼产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希望各方汇聚力量,抓住机遇,扛起金鲳鱼行业发展的旗帜,带动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