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专家指出:蔬菜中含甲醛可能性小

2022-12-08 12:14:52来源: 金羊网

近期,网上流传“商家用甲醛浸泡白菜来达到保鲜目的”的说法,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了一些博主对食用菌甲醛进行检测类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专家表示,人为违规添加的可能性非常小,多为博眼球的“误导新闻”。

菜市场和超市内,几乎每个摊位都有售卖白菜,摊位上的白菜叶茎白净鲜亮,叶片鲜嫩翠绿;也有的白菜叶子出现脱水、发蔫的迹象。一家摊贩介绍,自家蔬菜都是当天早晨从本地进货,不会堆放到隔天,并没有听说过喷甲醛防腐的方法。

事实上,市面上常用的蔬菜保鲜方式并非传言中的“喷洒或浸泡甲醛”。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品控部门人员表示,违规使用保鲜剂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现代果蔬保鲜工艺中,一般通过基地直采、冷链配送等方式确保食材新鲜抵达销售点,结合“日清”促销模式避免蔬菜过夜变质。

值得一提的是,连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股“用室内甲醛检测试剂盒测试食用菌甲醛含量”的热潮。许多消费者对食用菌产生了恐惧心理,害怕吃了这些含有甲醛的食用菌会致癌,纷纷扬言再也不敢吃食用菌了。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甲醛作为一种有特殊刺激气味的化合物,隐秘性不强,很容易被普通消费者发现,现如今几乎没有商家甘愿冒险以身试法,人为违规添加甲醛的可能性非常小。

“用试剂盒测蘑菇中的甲醛含量结果可能不准。”朱毅表示,视频中,多位博主都是用室内甲醛检测试剂盒来检测食用菌甲醛含量,不过这种检测方法存在测试漏洞。因为上述试剂盒专门用于检测室内等特定空间内甲醛的含量,其在检测时容易受温度、湿度和空气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不准确。

针对视频中从食用菌检测出来的甲醛基本可断定不属于外源性甲醛,朱毅解释说,目前检测食用菌中是否含有甲醛的方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和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检测方法都需要加入特定的检测试剂并配合精密仪器才能完成检测,它们被各大科研院所和监督部门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

需注意的是,甲醛对人体而言属于有害物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指出,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如果误食大量甲醛,可能腐蚀人体黏膜,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的会增加白血病患病风险。”蒋卓勤说。

蒋卓勤表示,由于甲醛具有挥发性,易溶于水,市民在清洗蔬菜时会去除大部分甲醛。同时,烹饪的时候,在高温作用下,残留的甲醛会继续挥发,真正吃到肚子里的甲醛微乎其微。

日常生活中,市民如何正确处理蔬菜?蒋卓勤表示:“在实验中发现,让蔬菜在开水里面焯一下,能够有效去除里面的农药残留,因此,市民可参考这个操作。”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