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代表委员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王淑惠: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加快建设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2023-03-06 17:55:53来源: 中国食品报网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惠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递交的提案是: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加快建设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老年助餐是养老综合服务的刚性需求

王淑惠在“提案”里说,“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而其中解决老年人吃饱、吃好应该是第一位的。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空巢老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限于经济能力和家庭条件,相当一部分老人没有专人照顾,智能手机不会用,也不会网上点餐,自己做饭更是有心无力,一日三餐无法保证,长此以往,老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养老助餐服务就应运而生。可以说,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天天有感提高生活质量安享晚年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民生实事”。

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王淑慧说,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服务的模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供需矛盾、机构运营、服务模式、扶持政策等方面仍普遍存在瓶颈。

一是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吃饭不便、吃饭难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区域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等尚未完成全覆盖,部分老年人用餐得不到满足,农村老年助餐点几乎没有,老年助餐市场刚需还存在不小缺口。

二是机构运营存在困难。老年助餐作为持续投入的微利行业,加之受助人员分散、量少利薄、消费能力有限、管理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部分助餐机构缺乏盈利和持续造血能力,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长期运营难以维系,导致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积极性不高。

三是扶持政策亟需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没有纳入到养老服务综合体系,因而缺乏专项资金,地方也普遍存在老年助餐补贴标准偏低、补贴资金项目难以细化或者不能及时兑现等问题,导致补贴资金作用发挥作用不够好。

加快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常言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解决老年助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让他们健康长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此王淑慧委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老年助餐体系建设。

一是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布局。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城市社区可按照“15分钟就餐服务圈”合理布局,农村优先在留守、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严格落实养老服务助餐设施配建要求,特别是补齐老旧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是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可参考陕西省西安市“放心早餐”有关做法,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推进公共资源向老年助餐服务倾斜。通过在社区设立配餐送餐中心、布设15分钟便民餐厅等合作形式,让社会品牌助餐机构参与完善老年助餐平台。同时,建立完善老年助餐信息系统,科学制定热量、营养、口味、温度等适宜的助餐标准,严格落实助餐公示制度,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创新老年助餐人性化服务方式,提供老年人送餐上门服务。

三是优化老年助餐扶持政策。加快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助、运营补贴、购买服务、信贷支持、税费优惠以及岗位补贴、消防验收、政企结合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可对照学生膳食补助标准,适当提高老年助餐补贴专款专用。探索建立慈善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长效机制,更好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共同助力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