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院士16场“云”论坛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4月6日至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40余位报告人与全国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云”端,16场“云”论坛从多角度聚焦科技前沿与热点,助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本次年会由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学会联合津京冀13家单位共同承办和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致辞(主办方供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食品工业对国内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食品行业也面对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在4月6日举办的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致辞中特别对食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以解决人民吃好饭问题为初心,潜心钻研未来食品。细胞培养肉研究已在中国起步并初获成果;去年在淀粉领域实现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但更要思考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在未来如何利用高科技去解决,需要科研工作者全力探索。
二是以学科交叉打破壁垒,用跨界思维实现创新发展。作为应用学科,食品学科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既需要在食品这一个学科纵向深耕,又要同时在多个学科间横向迁移,更需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有效对接。
三是在科研的道路上要永葆探索精神。希望食品科技工作者不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初心,保持自己的探索精神,科研道路上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四是行业的科普宣传,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希望食品科技工作者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做好科普宣传,表达科学的真实;食品企业也要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行业的生存环境。
五是关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中的“顶层设计”。在当下食品行业健康转型的重要时期,食品的“三减”与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应该并已经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科技界应形成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坚围绕“未来食品: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食品发展。陈坚表示,要大力发展替代蛋白,如微生物蛋白、微藻蛋白、昆虫蛋白等。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为技术基础的未来食品,将有效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
天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分享了“人工合成淀粉”的相关研究。马延和认为,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农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是科学家多年来的梦想,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依赖植物,在车间从头合成淀粉,是颠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重大变革,将使人类摆脱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马延和对“人工合成淀粉”的进一步研究充满信心。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中国的营养问题与食品产业的发展”报告中表示,应以科学评估为基础,合理膳食为措施,全民健康为目标,通过食品载体,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强化食品营养科技创新,促进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提升食品健康内涵,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康需求。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需要对标需求,品类多元化发展,打破传统壁垒,扩大产品覆盖人群。增加食品的健康内涵,科学加入有益于健康的食品组分,改善国民亚健康状态,促进公众健康水平。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在“传统发酵食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中表示,泡菜、酱油、食醋等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原料来源多样,制造、贮存过程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众多。这些食品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低、过程控制受限、风味及健康因子研究不足等。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以风味和健康为导向,以科技为驱动,搭建高效智造生产平台。利用多组学、系统生物学等技术理论,系统解析传统酿造机理,明确关键微生物在原料利用、营养与风味物质代谢、发酵过程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利用现代发酵调控技术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品质。(李书济)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我来说两句